“互聯網+”掀起智慧城市建設熱潮
發布時間:2015-06-18 00:00:00
當通信行業已經習慣微信的存在,當金融行業紛紛轉型做互聯網金融,當交通行業開始正視滴滴與快的的合并后,互聯網的“大手”已經伸向了城市生活…… 4月底,長沙、無錫、大連等16個城市與騰訊簽署合約,使用騰訊搭建的“互聯網+”解決方案平臺。在此之前,上海、重慶、河南等地方政府也已經與騰訊合作,共建智慧城市。在這些智慧城市里,市民網上、網下的生活將融為一體。智慧城市生態圈展現雛形 互聯網與城市的結合,可以讓更多的人更便捷地通過網絡解決生活瑣事,在此之前,很多事情可能需要耗費更多的精力。 以上海市為例,2015年3月,微信“城市服務”入口正式落戶上海,所有上海市民通過微信即可享受查詢天氣、支付生活賬單、預約護照辦理、違章查詢等14項便民服務。通過與騰訊的進一步合作,上海市民還將享受到醫療、酒店、餐廳、百貨、快遞、票務、高校、景區等便捷的服務。這是騰訊運用移動互聯、大數據等信息技術手段,助推上海市政府優化城市管理方式和公共服務模式,完善政府公共服務的“最后一公里”。 作為一個內陸省份,河南省的居民也將在手機上通過微信一鍵享受交通出行、醫療、社保、出入境、旅游等多種政府服務。并且,通過河南省政府的相關支持,使騰訊、富士康與和諧汽車三方也達成合作,將探索“互聯網+智能電動車”的商業模式及產品。 這種開放、便利的模式正在全國快速擴散。伴隨著16個城市與騰訊的簽約,微信智慧城市一站式服務逐步落地生根,智慧城市生態圈雛形展現。政府助推企業擁抱互聯網 經過李克強總理的號召后,“互聯網+”在全國各地政府中都受到了歡迎。 “本來應該政府做的事,現在互聯網企業都來做了。”對于“互聯網+”,長沙市市長胡衡華認為,“現在有了互聯網企業的參與,政府可以做更多其他的嘗試,比如通過做一些政策的引導來支持這些企業與互聯網進行合作。另外,我們也可以做一些示范,讓政府帶頭來做‘互聯網+’。” 在具體做法上,常州市委副書記戴源表示:“政府可以通過騰訊云、支付寶、大數據等科技手段,把之前已經投入的互聯網基礎設施用來改善市民的生活。比如稅務、公交、醫療、教育等,各個領域都已經有了自己相應的信息化開發,只是需要整合到一個平臺上,打通‘最后一公里’,讓所有的市民享受到互聯網和信息化的便利。” 地域上不占優勢、以農業為主體的山城重慶市也加入了騰訊“互聯網+”戰略中,對此,重慶市委宣傳部副部長周波說,希望通過互聯網使重慶市老百姓能獲取更多的資訊,增加更多增收致富的渠道。“在‘互聯網+’的層面上,我們西部的百姓也有了政府提供的優質、快捷、優惠的服務平臺,因而能夠獲得更大的收益。”互聯網企業摩拳擦掌 無論與什么行業相加,“互聯網+”都少不了互聯網企業的身影,與城市的相加也不例外。從今年年初開始,騰訊就一直在與各地政府簽署“互聯網+”戰略合作協議,從目前來看,其成果顯著。 “中國有6.5億網民,是全世界網民最多的國家,其中有5.6億網民是通過手機上網,手機用戶數量也是全球第一。在此基礎上,才有可能實現這5.6億人24小時不間斷地和周邊的傳統行業保持實時連接。”騰訊董事會主席兼首席執行官馬化騰認為,“互聯網+”是大勢所趨,這是互聯網企業一個難得的機遇。在這樣的認知下,騰訊開始馬不停蹄地與全國各地政府展開合作。 騰訊與各個城市相加的辦法是為城市提供平臺,提供“去中心化”的智能解決方案。具體來說,就是用微信打通城市入口,用騰訊云為地方政府搭建一個調度中心,用騰訊開放平臺打造眾創空間,啟動當地創新、創業的生態環境,而騰訊QQ則垂直深入地挖掘城市熱點需求。這種提供平臺的做法得到了地方政府的認可。“當前的大趨勢就是大數據、云計算、平臺、移動互聯網,任何企業都離不開互聯網。但怎么去運用它,還有相當一部分的中小企業目前還處在有認識、缺能力,有行動、缺人才,有意愿、少平臺的階段。政府的任務就是幫助他們建立聯系、搭建平臺。”戴源表示。 “我們正在積極推動與各大城市進行‘互聯網+’的合作。我們甚至還希望與各個地方的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合作,把‘互聯網+’指數這個概念提出來,客觀評價城市的產業在‘互聯網+’當中進展的程度和結合的程度。”馬化騰表示,“之后,騰訊還將繼續推動各個城市的‘互聯網+’合作。”
主站蜘蛛池模板:
甘孜县|
五大连池市|
招远市|
鲁山县|
驻马店市|
贡嘎县|
荆州市|
马关县|
名山县|
万宁市|
连州市|
渑池县|
乌拉特前旗|
疏附县|
西宁市|
阿拉善右旗|
正蓝旗|
通城县|
库尔勒市|
红河县|
南投县|
巢湖市|
津市市|
嘉义市|
台中市|
西青区|
阿克陶县|
德阳市|
岳普湖县|
元氏县|
仁化县|
叶城县|
苏尼特右旗|
抚顺县|
洛隆县|
余江县|
惠州市|
台东市|
特克斯县|
龙里县|
滨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