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市存在著不少集生產、住宿、經營等為一體的“三合一”場所,正所謂“麻雀雖小,五臟俱全”。然而這些場所由于缺乏有效的防火分隔,存在極大的消防隱患,一直都是消防部門嚴厲整治的重點。日前,市人大常委會部分組成人員進行了加強城市公共安全及風險防范專項監督調研,“三合一”場所消防安全綜合治理是此次調研專題。
寶山:整改后“三合一”場所火災下降12%
據了解,“三合一”場所主要從事餐飲、雜貨銷售,絕大多數是樓下經營、樓上住宿,不少存在違建閣樓的現象。
調研中,組成人員實地視察了寶山區湄星路8號區域。該地塊用地性質為工業建設用地,1995年由湄浦村開辦服裝廠。承包人利用閑置廠房、倉庫違規改建、擴建了123間隔間,出租給510名來滬務工人員居住,區域內開有超市、網吧,電氣線路未穿管敷設,私拉亂接現象十分嚴重。“目前,違規住宿人員已基本清退完畢,‘三合一’ 場所集中區域已被整體拆平。”相關負責人表示,湄星路8號區域在整改進程中,共清除違規住宿102間,拆除違法建筑2萬平方米,清退違規住宿人員510人,目前正在推進保留建筑消防設施整改方案。
據悉,寶山區目前共排查發現“三合一”場所797處,其中包括6處全市掛牌場所。隨著“三合一”場所整治的推進,寶山區火災事故數量同比下降12%且無人員傷亡。
浦東:“智慧消防”扼殺“危細胞”
截至4月底,全市累計拆除違法建筑4.2萬處、896萬平方米。隨著拆違工作不斷深入,目前已進入深水區,剩余違建的拆除難度越來越大,特別是“三合一”場所。
浦東新區共排摸出“三合一”場所916家,總建筑面積105761平方米,其中隔間數1667間,住宿人員2687人,發現火災隱患1263處。目前,已對其中817家場所完成整治,清退面積82761平方米,拆除隔間1547間,清退人員2383人,整改火災隱患1179處,整治率超過9成。
相關負責人表示,要防止整治后的“回潮”或出現新的“三合一”場所。究其原因,還在于此類場所有客觀市場需求,業主多為來滬務工群體,場所管理使用人員消防安全意識低,許多經營者為避免財產損失,自認為需要夜間住店看管。“下一階段,我們將對易滋生‘三合一’ 現象的沿街商鋪、低端農貿市場等場所,加大推動拆違整治力度,全力擠壓‘三合一’ 存在空間。”該負責人表示,將依托“智慧城市”、“智慧公安”建設,盡可能將“三合一”現象容易滋生、泛濫的場所納入社會網格化綜合治理平臺范疇,并將智能消防感知設備建設有機融入到“三合一”場所整治當中,通過匯聚各類感知數據,實現火災動態感知、一場事件預警推送等功能,從而扼殺火災“危細胞”。
青浦:疏堵結合嚴防“三合一”場所回潮
青浦“三合一”場所主要分布在徐涇鎮的“龍聯汽配城”、華新鎮的“華新小商品市場”和“祥騰商業街”。全區排摸并納入整治的“三合一”場所共1651處。此類“三合一”場所點多面廣,加之業主普遍缺乏消防安全意識,容易“回潮”。
對此,青浦區依法頂格查處。今年以來,共組織開展聯動整治57次,對發現的“三合一”問題,均當場向業主明確法律責任,依法予以臨時查封、責令停產停業,并依法作出處罰。截至目前,查封、責令“三合一”場所300余處,清退人員2000余人,行政罰款55萬元,行政拘留2人。負責人表示,對存在“三合一”行為的商鋪一律不予辦理營業執照或行政許可。
下一步,住建委、公安消防、市場監管等部門將對存在“三合一”現象的場所開展綜合治理。市安委會將在“三合一”隱患的統計上報、跟蹤推進、掛牌督辦等關鍵環節完善工作機制、加強工作力度。按照精細化管理原則,整合綜合監管資源,細化責任和邊界,增強有責部門依法監管,形成“規劃、審批、監管、查處”一體化處置鏈條,做到早發現、早處置,堅決防止形成規模。
轉載自解放網
轉載自